虚拟货币的起源和运作原理

当我开始写这篇文章时,现在是2021年9月24号
近期家里接了大项目,现金流吃紧,短期内无法继续支持我的小创业公司了
所以我也开始寻找一些投资机会,看了各种各样的项目和理财
熟悉我的人应该都知道,我的性格一直都是一个冒险家,risklover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事业上,我一直都是风险爱好者和激进派,喜欢以小博大,热爱一步登天
基金和长期投资明显不是我的风格,太过于稳健和平淡
在我做调研的过程中,机缘巧合下,在币圈的朋友推荐我去炒币
虚拟货币作为区块链的产物,近些年发展迅猛,哪怕没有买过也道听途说
新兴事物永远是褒贬不一的,针对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的价值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十余年
有人觉得它是未来货币的雏形,有人觉得它是资本家的庞氏骗局
但在这场长达十余年的的争论中,悄悄地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暴富神话
其中的佼佼者比特币更是从 $0.0025/币 飙升到 $64,200/币,历史涨幅高达 25,680,000 倍,如果你没有概念,假设你在2010年比特币刚兴起的时候投入了 $400 美金,那么到2021年你将拥有 $10,272,000,000,一百亿美金
风险永远与机遇共存,在暴利的趋势下,资本市场开始逐渐白热化,热钱疯狂推动着区块链的发展
区块链到底是未来的大趋势,还是资本热度加持下的炒作秀?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答案
万物存在即合理,想要弄懂为什么区块链被推上风口浪尖,以及虚拟货币的暴富原因, 就要从它的原理入手
我是一个逻辑性非常强的人,接触了任何新事物,我都会去研究它的底层逻辑会和工作原理,我认为这是唯一能充分理解新事物的方法,只有明白了为什么1+1=2,讨论2+2是否=4才有意义。只有搞明白区块链和虚拟货币为什么被发明出来,以及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再去评判它们的未来才有意义。
*这片文章记录的是我开始研究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的心得,带有极强的主观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
1:区块链/比特币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运作的?
2:区块链/比特币的优势在哪里?有什么用途?

区块链/比特币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运作的?
区块链的基础逻辑:
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个共享的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作为共享数据库,区块链目前主要应用在记账的领域。区块链也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基础框架,比特币只是依附于区块链所诞生的众多产物之一。
要解释清楚什么是区块链,我们先分析下目前的金融系统是如何运作的。目前的金融体系主要依赖于银行(中间商),银行是一个中心化账本,账本存储在银行的数据库,上面写着:
张三的A账号余额3000元,李四的B账号余额2000元。当张三想要通过A账号转账1000元给李四的B账号时:
① 张三到银行,向银行提交转账要求。
② 银行通过银行卡密码等方式确认张三身份,并检查张三的A账号是否有足够余额。
③ 检查通过后,银行增加一条转账记录:A账号向B账号转账1000元,
并修改余额:A账号余额=3000-1000=2000元,B账号余额=2000+1000=3000元
通过上述操作,银行作为中间人帮助A和B的账户完成了资金转移并记录在案,看似简单直白却存在着隐患,在目前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作为中心机构拥有着绝对的权利,比如银行可以用任意理由冻结你的财产,银行可以无休止地印钞导致你的存款贬值,银行可以在帮你处理交易时收取高额的手续费,等等。
为了避免这些隐患,中本聪在2008年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既然拥有账本等于拥有这些权利,那我们如果舍弃银行这个中心化载体,让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相同的账本,不就解决这些问题了?于是提出了共享数据库这个理念。
用上面张三李四的例子,假如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相同的账本(共享数据库),每个人的账本上都写着 张三的A账号余额3000元,李四的B账号余额2000元。当张三想给李四转账时1000元时,
① 张三大吼一声:大家注意啦,我用A账号给李四的B账号转1000块钱。
② 张三附近的人们听了确实是张三的声音,并且检查张三的A账号是否有足够余额。
③ 检查通过后,人们都往自己的账本上写:A账号向B账号转账1000元,
并修改余额:A账号余额=3000-1000=2000元,B账号余额=2000+1000=3000元。
④ 张三附近的人把转账告诉较远的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直到所有人都知道这笔转账,以此保证所有人账本的一致性。

以上就是共享数据库的基础概念。但每个人都拿着账本,如果同一时间谁都在记,如果有漏记的出现分歧,岂不是乱了套,最后到底以谁的账本为准?
于是乎规定,在约10分钟时间内,尽管每个人都会收到相同的转账信息,但只有一个人会被任命为 “临时记账者”,记录这些信息在他的账本里,其他人只负责监督确保记录无误,10分钟时间一到,就会有下一个临时记账者接手并继续记录。 约每10分钟内的所有交易信息即被称为一个“区块”,而每个被选定的临时记账者即是 “矿工”,矿工之间每10分钟进行交接,在上一个矿工的区块基础上,记录自己新区块的信息,即形成了 “区块链”

如何选择 “临时记账者” (矿工)?
那么这个临时记账者是如何选择的呢?每个人都可以申请成为这个临时记账者,为了保证公平性,采取了类似 “抛硬币” 的方法,所有报名申请的人一起抛硬币,谁先抛出规定的结果,谁就是下一个临时记账者,这个过程也被成为 “竞争打包权”。
“扔硬币”实际上是报名者用计算机做一次哈希(SHA-256)运算,并检查运算结果从第一位开始是否有足够多连续的0,可以简单理解为一次扔256个硬币,然后看从第一个硬币开始看正反面,看谁先能扔出预设的结果。
一旦有某个报名者扔出了符合系统规则的硬币结果,例如上图中区块379543的哈希值 000000000000000008bdeb575056584429ea4be876ea7ca4ce70262d3edb8c8b,他就会立即将这段时间搜集到的交易信息打包成一个区块,附上“扔硬币”的结果、区块序号379543、上一区块关系等附加信息广播出去,其它节点一旦收到区块379543并验证无误,就会停止“扔硬币”抢这一区块,转而在这一区块的基础上开始“扔硬币”抢下一区块379544。
由于抛硬币结果的完全随机性,获胜的唯一诀窍是提高每秒扔硬币的次数,一个每秒能扔100亿次硬币(做100亿次哈希计算)的计算机,抢到打包权的概率是每秒扔1亿次硬币计算机的100倍。
人们为什么要当临时记账者(矿工)?有什么好处?
为了鼓励人们报名成为临时记账者,中本聪发明了 “虚拟货币” 的概念,即比特币,作为临时记账者打包信息的奖励
比特币(Bitcoin,缩写BTC)是一种总量恒定2100万的数字货币,和互联网一样具有去中心化、全球化、匿名性等特性。向地球另一端转账比特币,就像发送电子邮件一样简单,低成本,无任何限制。比特币因此被用于跨境贸易、支付、汇款等领域。比特币的最小单位为聪,1比特币 = 1亿聪。
临时记账者(矿工)一旦被选中,即可在任期内(约10分钟)记录交易信息的过程中赚取比特币,这也是比特币的由来和源头。赚取的奖励主要分为两部分:
1:每次被选中为记账者,获得该阶段(约10分钟)内的信息记录权,即可获得50比特币作为奖励。
但每经过21万个区块(约4年时间),每个区块获得的比特币奖励将减半,直到2140年左右区块奖励不足1聪为止,此时区块所发出的奖励总和约为2100万个,这也是总量恒定2100万的由来。
2:每次被选中为记账者,获得该阶段(约10分钟)内的信息记录权,所有该时间段内的交易发起人需缴纳一定的手续费 (每KB交易大小需缴纳 100-1000聪)给临时记账者作为奖励。
通过上述奖励的方式,即完成了比特币初始阶段的公平分发,又鼓励了人们报名成为临时记账者,一举两得。

区块链/比特币的优势在哪?有什么用途?
区块链的优势及用途:
就像之前提到的,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避免了中心化数据库所潜在的风险/威胁和成本。
要谨记的一点是,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基础框架,区块链≠比特币,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下的众多产物之一。
目前区块链技术仍处在襁褓期,主要应用于金融和科技领域,如资产管理,证券,跨境支付,监管,等各种服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间的对账成本及争议解决的成本,显著提高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
区块链的未来潜力非常高,是以实际应用为主的新科技,炒作和投机的机会并不太多,有想往区块链创业方向发展的小伙伴可以多做些额外的研究,这里并不多做评判。
比特币的优势及用途:
在展开讨论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人类社会上所有的货币本身都不具备任何价值,它们的本质就是一张纸或一个数字,真正赋予它们价值的是人类的共识。
在古代,人们会用贝壳和铁器去买东西,因为那时候人们都认为 “贝壳=好看的物品=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换食物/衣物”,在足够多的人达成共识以后,这项物品就可以流通作为 “货币” 来使用。
但人类的共识是在不断进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贝壳作为货币的不便利性就体现出来了,不易携带,不易保存,易损坏等等,于是在政府小团体持续不懈地号召下,人们逐渐用一张纸替代了贝壳,在全世界人们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一张纸被赋予了特殊的价值,可以用来当做 “货币” 使用。
比特币,作为鼓励人们报名成为临时记账者的虚拟物品,最初并不具备任何价值。
但对比流通的法币而言,比特币有着很多独特的优势:
- 总量恒定,且不可复制:
法币可以无限量增发,导致通货膨胀。
但比特币稳定只有2100万个,无法增发。且由于其独特的区块链也无法复制。
- 低成本转移
法币的转移成本是高昂的,主要以各种银行手续费和汇款费用等体现出来,其本质是覆盖银行的人工成本(工资)和场地设备等开支。
比特币的转移只需要向矿工发送一连串的代码,其实际成本几乎为零。但由于不是每个人都有编码技术,所以现在有各种平台(如币安,火币等等)帮助人们傻瓜式交易,只需要简单输入你的比特币钱包地址和收款人的钱包地址,就可以把比特币转移到对方账户,这些公司也会收取一小部分费用当做手续费,但其费用对比于法币机构(银行)来讲非常低廉 (约为0.5% – 1%)。
- 少法律约束
法币是受法律严格约束的,外汇更是管制重点,各国政府都会通过管控银行的方式来限制资金进入或离开本国。
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确保每个人都是 “银行”,且其本质是一串代码,因此政府无法轻易像约束银行那样约束比特币的转移,截止到2021年10月,比特币的管制几乎为零。
- 超小额支付便利
法币由于受到银行管理,而银行又需要靠高昂的手续费和各项杂费维持运营,所以跨国支付小金额一直都是很大的痛点,很多人不具备跨国消费的信用卡或银行卡(就算有手续费也非常昂贵),如果通过最常见的 SWIFT 系统跨国支付 $0.5 美金,可能要缴纳 $40+ 的手续费。
比特币由于其本质是虚拟代码,它的基本单位是聪(一亿分之一比特币),可以精准发送给世界各地的商家,只需支付以上提到的小额手续费。
- 合同/条约的执行
法币出现商业合约(如借钱)的时候,通常需要签订合同等法律文献,来确保双方遵从约定,但如果一方违约,维权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打官司,并联系银行执行相应的判决,整个环节冗长繁琐且效率低下。
比特币当涉及到商业合约的时候,可以对合约进行编码,换句话说,比特币就是可以编程的钱币,一旦设置好触发条件,比如A借给B一百比特币,当12月31号没有还清,则自动将B的房子挂牌出售,并将所得收益纳入A账户名下。系统是冷酷且公正的,一旦双方签订了某个协议,则协议将会被无条件按时执行,没有任何接口和理由。
同时由于区块链的透明和公开性,一旦A和B达成协议,则所有账本都有据可查,没有任何抵赖的可能性,而且B的资产一旦被记入,全部账本都有记载,B无法利用信息差重复抵押或出售自己的资产,保证了资产的唯一性。
由于比特币具备了以上的种种优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认可了比特币的价值,并认为它可以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它的价值也从最开始的 $0 到了 $0.0002 到了 $2 到了 $200….比特币的价值一直没有大范围达成共识,这也是为什么它的价格波动如此之大,有人觉得它一文不值,有人觉得它是未来货币的雏形。虽然目前的价格波动导致用它进行交易会有风险,但我认为它的种种特性都是未来货币发展的大趋势,它的价值也会随着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而水涨船高。
参考文献:
最近的留言